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上海海关在海关总署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题主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三线五讲”全面落实“铸忠诚、担使命、守国门、促发展、齐奋斗”工作要求,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坚持政治统领、党建引领,“三线五讲”彰显力量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学查改”专项工作和政治机关专项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走好“两个维护”第一方阵。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二十大代表所在单位,第一时间成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习宣传贯彻方案,落实重点任务,广泛开展宣讲,推进重点课题攻坚,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关区落地生根。
坚决有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学习传达、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督促检查的闭环。开展“走好第一方阵”系列活动。扎实开展有关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国门安全和社会稳定。重拳打击洋垃圾、象牙等濒危物种走私。
“三线五讲”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在抗疫情、保畅通、稳外贸的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立足讲政治的高线、守规矩的底线、强职能的主业主线,以实际行动争当“五讲”先锋,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效果进一步显现。上海海关坚持“三线五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海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在上海市市级机关庆祝建党101周年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
二、高效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三年抗疫交出合格答卷
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口岸防线。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联防联控,探索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坚持“科学研判、党委决策、专班落实、专门监督”的组织机制,应急指挥体系始终保持激活状态。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智能化检疫监管水平。持续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
坚决守牢内部安全底线。率先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并完善预防处置机制。强化一线人员个人防护和闭环管理,严格规范防疫作业。全关干部队伍保持整建制平安稳定。
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成效显著。第一时间通告明确海关窗口正常运行,组织千余名干部职工封闭在岗坚守,保持海关业务有序运转,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先后发布多批惠企措施和加速通关验放措施,精准助企纾困降成本,推动口岸大提速,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助力上海外贸加速重振。
三、全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上海落地落实,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支持浦东引领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快推进6+25项重点任务,研究出台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一揽子措施,为国产大飞机量身定制“一司两地”监管方案,率先开展保税油气加注、外资班轮“沿海捎带”业务,加大高资信企业、总部经济培育力度,海关15项支持措施基本落地。
加快推进临港新片区和洋山特殊综保区建设。推出支持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促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8项措施,推动洋山特殊综保区二期封关运行、南港口岸纳入径予放行政策适用范围。会同地方政府召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现场会,推动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发展。海关监管制度创新荣获新片区制度创新一等奖。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健全一体协同工作机制,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支持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推广“联动接卸”“离港确认”等创新模式。出台支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工作方案。
积极支持科创中心建设。持续加强海关制度供给和改革集成,完善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体系。推广生物医药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落实国家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保障第五届进博会“越办越好”。累计为五届进博会出台79项海关支持措施。推动保税展示展销常态化规模化发展,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
四、探索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海关监管模式,海关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水平实现新提升
探索推进海关治理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建设,探索应用大数据实现海关治理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更加成熟定型。
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开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进一步增强提前申报、无陪同查验等改革叠加效应。落实中央减税降费部署。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绿色再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中欧班列—上海号”发展。
进一步增强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推进“三智”建设,洋山自动化码头海关智慧机检项目获评亚太贸易便利化论坛贸易创新奖。推进业务科技一体化建设,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应用成果。推进孙桥检测技术中心建设。年内获评海关科技成果9项。
全力服务宏观决策。加强贸易统计分析,加大分析研究类信息编报力度,为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五、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依法履职取得新成效
夯实法治基础。强化法治保障作用,深度参与《海关法》修订,完成7项立法后评估工作,参与《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等地方立法工作。
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风险整体防控和精准防控。建立业务风险防控联动机制,统筹力量防范化解重大、系统性业务风险。
提升实际监管效能。强化正面监管,全面规范监管作业场所,建设智慧物流监控体系,提升口岸检查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后续监管,推进稽查改革,统筹推进“多查合一”。深化信用管理制度改革。
综合治税创历史最好成绩。坚持依法征管、科学征管、综合治税,发挥税管局(上海)专业优势,健全税收征管协同模式,实现税收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筑牢检验检疫防线。严防猴痘、埃博拉等疫情疫病传入,防范疫情叠加。严守国门生物安全。强化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严把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关。
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击走私“国门利剑2022”联合行动。深化全员打私。推动加强反走私综合治理。
坚决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
六、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关干部队伍焕发新风貌
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深化拓展“强基提质工程”,推动基层党建“双提升”,培育署级党建品牌8个,2人获评海关系统“党务之星”。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全面加强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出台深化人才发展措施,制定优秀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措施。加强执法一线队伍建设,8人入选全国海关百名优秀执法一线科长。加强防疫一线人员关心关爱。开展全覆盖教育培训。工青妇、离退休干部工作进一步加强。7个集体、16人次获市级机关以上表彰奖励,其中3个集体、10人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
深入推进清廉海关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保持亲清的关商关系。加强新时代海关廉洁文化建设,发挥“四把利剑”作用,一体推进“三不腐”。
此外,关区办公综合、财务管理、后勤保障、国有资产管理、关史研究、海关学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