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海关关员对出口花生制品进行现场监管 高瑞刚/摄
近日,在青岛洛山果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花生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焙烤、脱皮、挑选、包装……一颗颗花生仁脱去“红帐子”,露出白白胖胖的果仁,散发出阵阵焙烤花生香气。
这批重19吨的烘焙脱皮花生仁通过“单一窗口”申报后,海关通关系统自动审单放行,随后被装上远洋货轮发往英国市场。
看似顺畅的花生出口,此前并非如此一帆风顺。由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2002年欧盟发布法规,要求中国出口欧盟花生及制品必须每批进行官方抽样检验并出具《健康证书》。英国、欧盟成员国在口岸对中国花生及制品按10%抽检率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检验;2009年,对中国花生及制品的抽检率提高至20%。
山东是我国花生出口大省。在青岛海关和企业共同努力下,山东出口花生质量持续提升,黄曲霉毒素超标问题有效解决,逐步获得国际市场认可。2021年5月6日起,欧盟不再要求中国输欧花生及制品随附海关部门签发的《健康证书》,并在欧盟口岸对中国花生及制品抽检比例由20%下调至10%。
英格兰是我国花生重要的出口市场。但是由于英国脱欧,我国大部分出口至英国英格兰的花生及制品仍需执行此前随附《健康证书》和20%抽检比例的要求,而少部分出口至英国北爱尔兰的花生则执行欧盟法规的要求。
自2023年1月17日起,英国官方法规明确,中国输英格兰花生及制品不再需随附海关签发的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健康证书》,并对中国出口花生及制品抽检比例由20%下调至10%。青岛洛山果仁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近20年花生及制品加工生产历史的出口企业,凭借着稳定的产品质量,在欧盟和英国市场上一直很受欢迎。“在2023年之前,我们的花生及制品出口英格兰都需随附海关出具的《健康证书》,仅检测环节就需要5至6天。而现在从申请出口到完成通关的整个过程可以在2天内完成。”公司总经理李宏东介绍,取消《健康证书》后,企业通关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带动企业生产资金的周转率。
一年来,像青岛洛山果仁有限公司这样的山东出口花生及制品企业大受裨益。企业不仅节省了通关时间和费用,更能如期装船满足客户交货需求,增强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海关辖区企业出口英国花生及制品1.17万吨,同比增长56%。
“20多年来,我国出口英国花生及制品一直由海关批批检测黄曲霉毒素、出具《健康证书》。取消《健康证书》后,如何保障出口花生及制品质量安全给海关监管工作带来新挑战。”青岛大港海关副关长徐海涛表示
青岛海关以风险分析为核心,抓住黄曲霉毒素控制的关键环节,优化日常监管、组织年度监督检查,强化对企业花生收购、挑选、贮存和自检等关键环节监管,降低了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保障了出口花生及制品质量安全水平。
青岛福德隆食品有限公司是青岛市花生进出口行业协会的会长单位,主要出口欧盟和英国市场。“近年来,在海关的指导下,我们建立完善了自检自控体系。”公司总经理徐楠说,同时企业对生产线进行了彻底升级改造,焙烤、脱皮、挑选等环节均实现了数字化自动控制操作,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稳定。
为确保花生出口行业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青岛海关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连续19年开展花生种植地黄曲霉毒素污染普查,绘制不同产地黄曲霉毒素污染地图,指导企业收购原料。同时,海关按照“原料源头可追溯、生产过程可监控、产品质量可监测”的过程管理理念,抓源头、抓监管、抓检测,利用监管、取样、核查、调研等多种形式,当好“宣传员”“分析员”“普查员”“监管员”“培训员”,切实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此外,为帮助企业走稳国际路,青岛海关还围绕推动出口食品农产品品牌建设、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口岸建设等工作部署,指导出口花生生产企业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行动,帮扶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出口品质,不断开拓国际新市场,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质出口花生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愈发突出,进一步发掘了山东花生出口市场潜力。2023年全年,青岛海关辖区企业出口花生及制品36.27万吨,同比增长8.9%。(李冉冉、庞国兴/文)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