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海关“蓝飘带”志愿者在“摆渡”爱心食堂为孤寡老人包水饺 高媛/摄
“雨水”已过惊蛰即来,零度上下徘徊的天气依然春寒料峭。2月22日上午,在这个满是“2(爱)”的日子里,青岛海关所属日照海关“蓝飘带”志愿服务队来到位于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邱前村的“摆渡”爱心食堂,传递爱心温暖。
“摆渡”爱心食堂是日照市扶贫志愿者协会于2016年8月发起打造的志愿服务项目,针对农村高龄孤寡、残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在贫困农村开办的爱心食堂,长期提供免费午餐及物资。现已建成15处,自运营以来,为729名贫困老人提供免费午餐29万余份。在“摆渡”爱心食堂的院墙上,“不忘初心”四个大红字被映照得格外清晰。海关志愿者们带着米、面、肉、油、洗化用品等爱心物资,准备为这里的特困孤寡老人包顿暖心饺子。
“咱们这个爱心食堂主要是为村里的特困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供免费午餐,对行动不便的,我们还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开车送餐或委托他们的邻居帮忙给带过去送到家里。”“摆渡”爱心食堂项目的创始人、日照扶贫志愿者协会的滕兆敏会长介绍到。
“这里是前厅,是老人们用餐的地方;这边是后厨,是我们的食品加工间。”海关志愿者们在滕会长带领下,依次参观了新收拾的爱心厨房、爱心餐厅和爱心仓库。“我办这个食堂的初衷就是想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还有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汇集成一顿热乎饭。这个食堂是爱心的‘摆渡’,也是爱心的汇聚。”
听着滕会长的介绍,望着明亮的餐厅、厨房,海关志愿者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据了解,此次参加志愿服务的关员都是优中选优,都具备一定的厨艺“特长”,有的擅长调馅搭配,有的擅长和面擀皮,还有的擅长包饺子,包起饺子来又快又好看。今天,他们强强联合,让老人们吃上一顿美味的热饺子。消毒完毕后穿上工作服,大家便忙碌起来,和面、剁肉、调制猪肉白菜馅儿、擀皮,分工明确,行动迅速,1个多小时的功夫,就包出了6大托盘400余个水饺。
“水开了,咱们下水饺吧,老人们一会儿该来吃饭了。”滕会长提醒到。原来,每天11点30分左右,村里的受助老人们就会结伴来到“摆渡”爱心食堂用餐。饺子在沸水里欢快地跳着舞,志愿者们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餐盘、碗筷、蒜泥、醋汁。“开饭啦!”一份份热气腾腾的水饺被分装到餐盘中,小心翼翼地端到老人们的面前。
“今天的水饺皮薄馅儿多,味道真不错。”坐在最前排的李大爷啧啧称赞。“我们这群人呐,不是体弱多病就是有残疾,还有几个在家里根本下不了床,虽然有一些帮扶物资,但是我们做不了饭啊。如今赶上了好时候,有好心人滕会长管我们,还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来帮忙,可以免费吃上热乎饭,这样的日子真好。”坐在志愿者身旁的蔡大娘边吃饭边唠着。虽然屋外寒风凛冽,但“摆渡”爱心食堂里却是一片欢声笑语,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饭后,志愿者和用餐的老人们一起观看了“摆渡”爱心食堂项目纪实影像。片中受助老人们的生活条件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志愿者的内心,对于我们国家实现全面脱贫的不易和艰辛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对于眼前这位看上去并不高大却十分坚定朴实的滕会长,海关志愿者对他的大爱与胸怀充满敬意。“你们真正做到了关注最需要的人群,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体日常生活中的最实际需求。”日照海关驻岚山港办事处党总支书记卢瑶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之情。
像这样的活动,只是日照海关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该关以“阳光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持续开展“蓝飘带”志愿服务,先后开展了“阳光日关 温暖色达”“微公益 暖冬行动”等爱心捐助活动,仅2021年就捐助御寒衣物、书籍、生活用品等600余件,筹集善款7万余元。“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该关一张响亮的名片,在新时代的荣光里熠熠生辉。
(杨志远、高媛/文)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