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关动态

进口铜精矿输运“散改集”挽回企业损失200余万元

  1月25日,来自秘鲁的“桐祥”号货轮装载着2.4万吨铜精矿靠泊在烟台港散货码头,码头前沿正整齐摆放着760个空集装箱,等待进口铜精矿“灌箱”作业。

  “灌箱”作业是烟台海关为支持港口发展推出的进口大宗货物输运“散改集”监管新模式。进口散装铜精矿通过这种模式“换乘”集装箱,海关查验放行后,货物将通过内贸集装箱船以水水联运、水陆转运的方式快速发运至内陆加工企业。

  “以前,铜精矿到港后需要从船上卸到码头,再用散货车倒搬至堆场堆存,货物放行后再用散货车运至内陆生产企业。货物历经两次倒搬、两次过磅、三次装卸,全程露天作业,不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沿途散落,甚至可能被偷盗,导致货物损失严重。”烟台市鑫海货代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杰表示,进口铜精矿实施“散改集”输运模式之后,货物从码头直接灌入集装箱,货物运输环节可以实现零损失,方便又省心。

  “烟台港2021年通过‘散改集’输运模式进口铜精矿36.39万吨,以货损率千分之一计算,全年为企业减少货物损失200余万元。”烟台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增昌介绍,这一模式不仅为企业降低了经济损失,还缩短了通关时间。

  “5000吨的铜精矿散货船通过‘散改集’模式卸货可节约6小时通关时间。”邱增昌说,此举可有效提升港口运转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副主任于照旭介绍,除了创新推出“散改集”新监管模式之外,海关还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大宗资源性商品通关流程,“互联网+预约通关”、卫生检疫、重量鉴定、现场查验全链条无缝衔接,实现大宗资源性商品“随到随验、即卸即检”助力港口提升竞争软实力。

  据统计,2021烟台港共进口铜精矿货值164.8亿元,同比增长150.38%。(李彦久/文)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举报电话 | 使用帮助无障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关

联系电话:0532-82955112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中山路2号 邮编:266005

京ICP备1701531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8

网站标识码:bm28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