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计划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我关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推进政治建关、改革强关、依法把关、科技兴关、从严治关,讲政治、爱学习、守纪律、有规矩、重践行,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组织上有力、行动上忠诚。全年共监管进出口货物4550.6万吨、进出口总值416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1.8%。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23.3万批,同比增长5.2%。监管进出境旅客1.7亿人次,同比增长12.1%。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509.8万辆(艘)次,同比增长18.3%。监管集装箱156.4万标箱,同比增长1.4%。查获各类走私违法案件13920宗、案值73.6亿元、罚没1.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1%、133.1%、9.6%,创历史新高。全年税收入库131.2亿元,完成税收任务目标。
一、政治统领,“两个维护”见忠诚
(一)理论武装有效强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培训的首要和必学内容。全面加强党史、新中国史和先进典型等教育。关党委带头学,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扩大学习16次,各部门单位开展中心组学习296次。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批单位共查摆问题49个,开展9方面专项整治、4项专项整治“回头看”和8项重点课题调研;第二批单位共检视问题696个,整改第一批分解延伸问题320个,集中攻坚问题47个,解决问题168个。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样学样开好每月形势分析及工作督查例会,督办落实重点工作460余项。
(二)狠抓落实一以贯之。全力以赴“用好管好大桥”,制定落实专项措施8项,推动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增设货运功能,解决鲜活食品农产品经港珠澳大桥供港受限等问题,做好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周年总结和宣传。严厉打击洋垃圾、濒危物种走私,查获洋垃圾走私违法案件13起,涉案洋垃圾2.19万吨;立案查办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案件20起,查证沉香1.1吨、刺猬紫檀8000立方米。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排查8方面101项具体风险点,落实整改措施338项,建立健全4项机制,修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暂行办法、13个应急预案。加强口岸非洲猪瘟防控,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的猪肉及其制品29批次。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3个对口帮扶贫困村脱贫率达98%,驻丰林村扶贫工作队获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坚决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向地方移交案件线索2条。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政治巡察重要内容,全力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查获反动印音制品、散发性宗教宣传品等违禁品3380件。
(三)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全力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持续推进中央巡视整改;深化总署党委巡视整改,建立5项落实机制,制定60项整改措施并已完成49项,开展2项专项整治和6个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成果转化的具体工作措施112项并已完成88项。认真落实总署专项审计整改,推动解决突出问题8个,积极推进原检验检疫系统“小金库”专项清理,依法依规做好关区公产房出租出借管理、闲置盘活等工作。
二、理念创新,强基提质求实效
(一)机构改革纵深推进。圆满完成“三定”工作,调整配备处级干部260余名、科级领导干部及其他干部2000余名。开展“三定”回头看,动态调整机构职能编制3次,精简科级机构36个。完成转隶人员关衔首授773人。落实海关系统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统筹推进隶属海关党委建设、基层纪检监察力量配备等工作。明确政务、党务、业务、监管的综合牵头部门。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三定”工作。
(二)总署部署全面落实。“两步申报”稳步推广,“两段准入”扎实推进,“两轮驱动”协同实施。深化“放管服”改革,细化38项具体任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向全执法领域拓展。实现企业注册备案“多证合一”、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无纸化、网络化。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深化税收征管方式改革,全力做好综合治税工作。推进“多查合一”改革。统筹推进“两区优化”,助力高栏港综保区启动建设,支持申建中山综保区。
(三)理念创新渐次落地。着力探索“一国两制”下海关监管“前推后移中优”理念创新。巩固大桥珠澳口岸旅客卫生检疫“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创新做法,并复制推广至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与澳门海关携手试点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执法互助、便捷通关”。创新横琴口岸监管模式,与澳门海关达成《新横琴口岸珠澳海关监管合作框架》。与澳门市政署签署供澳花卉苗木“检疫前推,合作监管”合作备忘录;联合探索开展澳门制造食品输入内地“检验前推”,该模式已被提升为总署与澳门行政法务司合作项目。
(四)工作框架系统构筑。以智慧海关为导向,围绕安全、便利两个目标,优化通关监管、业务综合、风险防控3个实现路径,打牢政务、党务、业务、总务4个基础,着力构建关区“4321”治关框架体系,提升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水平,更好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强化对全领域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加强统筹设计、协调联系、综合评估。深化隶属海关功能化建设,“三个一体化”监管和“六个整合”实施到位。开展关区环澳口岸货运、旅检监管资源优化整合2项专题调研,推动优化完善关区口岸整体布局。
三、强化监管,把守国门更到位
(一)正面监管严密高效。严格按照总署统一部署开展专项斗争。落实总署货运“两率”要求,进出口查验率分别为4.85%、1.73%,进口查获率为5.69%,人工分析布控查获率为7.52%。全面推广移动查验单兵、智能审图应用,H986设备机检比例达56.5%。打造智慧旅检拱关范式,深化旅检智能化监管平台建设。试点陆路口岸旅客行李物品监管风险防控机制,推动人脸识别应用覆盖全部旅检口岸。联合深圳海关强化跨境车辆走私风险防控,对5639辆次跨境客车有查获,查获率3.35%。研发监管拓展应用平台一期,集中展示和监控关区业务运行指标。严格落实煤炭进口管理要求。筑牢检验检疫安全防线,检出传染病确诊病例1194例,截获输入性病媒生物71批次792只,检出有害生物4451种次、不合格进出口食品293批。创新实施进口危化品“口岸查验+属地检验”联合监管模式,检验监管进口危化品1419批,检出不合格75批。
(二)后续监管精准推进。全年办结稽核查作业1963起、追补税款2.24亿元。加强信用管理,强化联合激励、联合惩戒,完成企业认证260家次,动态调整企业海关信用等级787家次。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查获侵权案件102宗。加强异常数据分析监控。强化风险预警,发布预警信息143条,查获异常情事218宗。完善跨境电商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查发6起跨境电商渠道走私日化品进境案,案值约5.1亿元。
(三)逆向监管保持威慑。全力开展好“蓝天2019”专项行动、“国门利剑2019”联合专项行动。查获案值超千万元刑事大要案38起、重大非涉税案件5起,打掉较大走私团伙64个,获批总署缉私局挂牌督办案件13起。加快推进“智慧缉私”建设。强化反走私综合治理,推动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有效解决涉案运输工具后续处置、海警刑事案件计核税等问题。建立“粤澳两地四方”跨境联动缉私执法协作机制,成功破获走私毒品、沉香等案件。
四、主动作为,优化服务解难题
(一)纲举目张服务大局。认真落实倪岳峰署长2019年访港澳工作成果,细化推进涉及我关的8方面25项具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收集服务大湾区建设“金点子”近300个,研提12项支持措施被总署采纳,细化推进61项具体任务。认真落实香港、澳门CEPA零关税货物便利通关措施,支持澳门“中国钻石与宝石交易所”开展进口毛坯钻石业务。召开涉澳工作座谈会问政问计问需,制定“1+3”专项方案,求全、求严、求实做好澳门回归20周年全面保全工作。全力确保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好看好办”,压茬推进具体工作141项。积极配合推进湾仔轮渡客运口岸复通。
(二)靶向施策助推发展。为珠海、中山定制专门对案,明确11方面任务。落实总署稳外贸实施意见,细化48项措施,推动珠港澳货栈(西域站)项目落地。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共监管清单246.52万票、货值7.74亿元。积极支持市场采购,申报出口货值116.85亿元,备案企业1316家。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加强外贸统计分析监测预警。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力推集成电路制造全程保税监管模式试点落地。开展税政调研,相关建议被国务院税委会采纳3项。制定11项支持横琴高水平开放建设措施。推动粤澳合作产业园首个保税项目横琴大昌行物流中心顺利落地。支持粤澳中医药合作科技产业园重大合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港澳车辆多口岸通行政策。
(三)贴心服务优化环境。巩固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2019年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分别压缩70.37%和74.37%,高质量完成国务院设定目标。推动“单一窗口”建设,主要业务申报应用覆盖率达100%。实施供港澳食品农产品“直通放行”,支持设立内地供澳活猪过驳站,监管供港澳食品农产品61.82万吨。助力内地人工养殖大鲵供港贸易。推行进口铁矿检验监管“先放后检”,为企业节省相关费用约6000万元。落实海关AEO国际互认合作便利措施。扎实推进减税降费,以其他关区口岸乱收费事件为戒,开展全关彻底检查2次。推动7月11日起暂停珠澳口岸轮胎消毒。做好珠海机场公务机临时口岸开放监管工作。推进中山港马鞍港区新客运码头联检大楼建设,推动中山港口岸申请药品进口口岸。
(四)互助合作共促开放。积极参与建设“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完善沟通联络机制,与港澳政府部门开展交流互访58次。深化监管执法互认,共验放粤港、粤澳绿色关锁货物130批次、427批次,并逐步拓展至小客车机检结果参考互认。顺利实施粤港海关“跨境一锁”,稳步推进粤澳海关“跨境一锁”。创新开展港珠澳大桥口岸病媒生物三方联合调查。配合推动粤澳货物“一单两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香港渔护署同意马匹、鸡苗等非食用活动物经大桥运输通行;力促两地马匹运营企业共商隔离场改造、香港马匹进口等事宜。
五、严管厚爱,风清气正士气高
(一)全面从严抓好党建。以党组改设党委为契机,制定完善《党委工作规则》等制度,认真总结关党委一周年工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明确加强党的政治建设12方面54项任务。坚持大抓基层,建立完善关党委委员基层党支部联系点制度。实施“强基提质”工程,完成345个党支部设立和集中换届工作,全部党支部通过合格支部验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关党委召开民主生活会3次,基层党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345次。深挖基层党建热源,提炼基层党建示范品牌、培育品牌25个,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34个、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212名。
(二)驰而不息锤炼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完成整治措施7项。细化落实为基层减负具体措施23条。整治“文山会海”,会议数量同比压缩26.36%,完成发往基层的关级文件减少30-50%目标。持续整治酒驾醉驾行为。开展明查暗访,加强纪律作风监督。狠抓内务规范,严格规范升国旗仪式。强化队伍层级管理,认真做好宣传、宣讲、宣教,增强纪律规矩意识,打造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
(三)凝心聚力锻造队伍。优化各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加强一线执法科长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241名领导干部,处、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下降2.23岁,上半年选拔任用256名非领导职务干部。稳慎有序推进职级套转和晋升,完成公务员职级套转2304人、职级晋升22批次689人次。用好职务、职级双通道,提前消化机构改革后领导职数超配问题。举行首次新任职领导干部宪法宣誓仪式。首次开展内设机构选调干部工作。率先推广应用队伍建设综合管理平台。扎实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稳步推进全员培训,组建“3+1”教育培训协作片区,打造关检融合“五个一”业务实训模式。开展岗位练兵及技能比武活动,在全国海关口岸监管系统技能比武决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四)固本清源坚守底线。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压紧压实“两个责任”,细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42项重点任务。开展“围猎与反围猎”专项调研,就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提出6方面17项措施建议,获署领导批示肯定。配齐配强12个关党委派驻纪检组推动监督下沉。制定落实巡察工作规划(2019-2022),对3个隶属海关开展常规巡察。启动迎审工作机制,做好配合国家审计调研工作。强化督察审计,开展署级审计督察项目5个、关内督察项目23个,对15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7个事业单位开展全覆盖专项审计。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如实报告率提升至95.05%。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处分72人次,加大“第一种形态”工作力度。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受理问题线索44件、办结34件,重点核查总署党委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13件,立案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人,落实打私反腐“一案双查”机制,立案查处1件1人。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对2个领导班子、6名领导干部予以问责。
六、以人为本,全面保全无盲点
(一)科技支撑效果显现。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获批立项署级科研项目5项,验收署级科研项目11项。构建大数据平台支撑“智慧风控”。全面推广金关工程二期项目应用。强化实验室技术储备,属地化验送检时间减少约2个工作日。建设“海关总署进口固体废物属性鉴定常规实验室”,申请筹建“国家濒危物种检测鉴定重点实验室”“国家质量安全风险验证评价实验室”。拱北海关技术中心获批非洲猪瘟检测初筛实验室,在系统内首次检出非洲猪瘟病毒。中山海关技术中心制定的纺织行业标准在全国范围实施。完成“护网2019”网络攻防演习行动任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拱北海关技术中心电气安全实验室技术能力建设。
(二)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及时开展执法文件立改废释。严格落实“三项制度”,明确3个清单53个事项。积极开展“七五”普法等系列宣传活动,《忠于宪法职责 守护国门安全》荣获司法部第三届“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活动三等奖。依法办理行政复议诉讼案件28宗。涉检处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政务服务周密细致。建立“四核一校”办文机制提升公文质量。信息宣传工作保持平稳,政务信息获中央领导批示26条次、署领导批示20条次,在全国海关名列前茅,新闻稿件被采用1135条次,在全国海关排第12名。12360热线获评广东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全年热线接通率97.16%。规范高效完成重大内外事务活动保障366项。扎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狠抓督查督办,推动重点工作落实1700余项。强化保密和档案工作,未发生泄密事件。积极支持海关学会开展理论研究。
(四)关怀激励温暖人心。依法依规做好员工津补贴和福利工作。深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妥做好属地参保上线工作;推动医疗、工伤保险落地,妥善解决工伤人员待遇问题。完善员工慰问帮扶机制,开展困难伤病员工重大节日慰问帮扶207人次。关心关爱离退休老同志,开展日常慰问帮扶250余人次,办好老年大学、服务709人次。利用闲置房产与珠海市人民医院共建拱北海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作用,顺利举办各类职工文体活动。
(五)综合保障规范有序。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财政预算执行率95%以上。加强涉案财物管理。依法追缴收回公产房租金、出租出借公产房。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全面做好就餐、通勤、安保、物管、住房等服务。逐步规范实施民生工程。
在总结工作成效的同时,我关清醒认识到,在政治学习、改革实践、业务建设、队伍管理、反腐倡廉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2020年,我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总署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深入践行“五关建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推动拱北海关工作再上新台阶。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