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聚焦 > 专题 > 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
近日,福州海关所属榕城海关两名关员接到对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申报出口的一票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查验任务。他们登陆办公电脑的智慧查检平台,轻敲几下键盘,页面上半部分展示出口货物的申报信息,下半部分显示该批货物在生产线上的照片等信息,经仔细比对后,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查验,企业端随即接到放行信息。此前这类查验任务,需要两名关员驱车50公里开展现场查验,来回得半天时间。榕城海关与企业经过近4个月联合攻关,创新实施了嵌入式监管模式,可节约集装箱吊装时间18分钟/箱,节约企业成本2500万元/年,海关监管资源投入大幅减少。
榕城海关坚持创新服务,探索出一条“政策找人、精准适配”路径,将“坐诊式”等问题上门,变为“关长送政策上门”“出诊式”现场办公,深入企业工厂,听诉求、解难题,把惠企政策“面对面”送到企业手中,让政策红利“实打实”落到企业身上。
船舶制造是福建省传统装备制造产业,榕城海关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船舶建造周期长、价值高,船舶制造企业一般通过加工贸易方式承接订单,其中涉及全工序外发加工的订单需要采用担保金或保函的形式提供担保。以马尾造船厂为例,受场地、产能限制,马尾造船厂难以快速消化大量订单,部分订单只能外发至集团内的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生产。但有限的授信额度和资金难以覆盖大量外发订单的担保需求,且相关手续费和资金占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为解决企业问题,榕城海关主动向马尾造船厂宣讲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在该模式下,将全部造船工序外发的船舶,相关保税料件无需向海关提供担保,平均每艘船可减轻担保资金压力达1000万元;加工贸易保税料件能够在集团内企业间自由流转、自主存放,手续大大简化,流转时长可压缩60%;集团内企业间开展外发加工业务也无需再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每年减少备案手续达20次,让企业生产安排更加灵活。“这个模式可以有效盘活产能,降低物流税费等资金成本,预计每年可为我们节省成本8000万元!”福建船政马尾造船厂关务冉雍说。
今年3月以来,榕城海关以问题为导向,统筹开展赴辖区企业“出诊”式调研118次,解决涉及业务运行、企业需求等问题57个。在收集企业的个性和共性诉求基础上,榕城海关还通过“风雨无阻 与你有约”政策宣讲平台,通过现场答疑,“一站式”辅导解决共性问题21个,全力帮助企业提信心、稳市场。(吴锋 胡立鹤)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