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重大事件 > 国门战“疫” > 战役先锋榜
□王 珺 戎道峰
3月以来,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扩散,包括山东籍同胞在内的很多海外中国公民选择回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形势严峻。做好入境人员从“国门”到“家门”闭环管理,成为疫情“防输入”工作的重中之重。山东省组建“入境返鲁人员疫情防控专班”,分赴全国34个主要入境口岸,全面开展入境中转返鲁人员服务管理工作。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关员姜瑞,从“岛城”到“羊城”广州,加入专班,建好迎接入境人员的“南国驿站”,当好护送平安回家的“摆渡人”。
从“陌生人”到“家里人”
4月26日凌晨2时,手机铃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姜瑞,他立刻弹坐了起来。
原来是1名近期多次联系的隔离人员,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着急赶回山东,订了当天7时的早班机机票。但从隔离点到机场,网约车始终无人应答。该隔离人员本能地拨出了姜瑞的手机号码,向“入境返鲁人员疫情防控专班”求助。
放下电话后,姜瑞顿时睡意全无,立刻上报信息,协调人员,紧急安排车辆……凌晨5时,该隔离人员顺利搭乘转运车出发后,他提着的心才落地了。
从3月24日接到任务,姜瑞从未有过迟疑和退缩,一路向南,奔赴广州,开始了这场特殊的抗“疫”战斗。在异乡,他建起归国同胞的“家”,将一个个“陌生人”接“回家”。
“姜老师:我已登机,非常感谢!”所有的辛苦,只为看到返鲁人员踏上归途的笑脸。
从“异乡人”到“家乡人”
“我年轻,可以多干点。”分配任务时,姜瑞凭着自身年龄和专业优势,主动留在任务最繁重、入境航班最多的广州口岸,负责对接当地海关和两个区政府。
初期,专班各环节需重新衔接,障碍多、阻力大。姜瑞不等不靠,循着工作节点逐个寻求帮助,打通各个关节,积极争取各部门支持与配合。
随着工作的深入,局面一步步打开。他与当地政府防疫人员建立起了友谊,从“异乡人”变成“家乡人”,共同筑起国门抗疫防线。
工作专班对每名入境人员实行首接责任制,全程跟踪联系。姜瑞时刻紧绷思想弦,严格遵守战时工作纪律,落实“一人一策”精准管控,认真做好入境人员信息收集、比对、研判工作,准确掌握隔离人员状态,摸清底数。
对所有涉鲁人员实行台帐式管理,信息不全、联系不上的人员及时推送给山东省指挥部补全,将赴鲁人员航班信息推送指挥部落地对接,确保所有工作环节无缝衔接、闭环运行。
截至目前,经姜瑞对接的300多名入境返鲁人员,均已安全回家。
从“过路人”到“贴心人”
工作中,有的入境人员对政策抱怨连连,有的对疫情焦虑担心,有的甚至质疑姜瑞是电信诈骗……面对误解,他都一笑而过;面对质疑,他换位思考、冷静处理;面对疑惑,他耐心细致一一详解。
姜瑞笑称,广州就是“南国驿站”,他的工作就是做连接政府和隔离人员的纽带。他一定要将指挥部的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到位,把山东老乡们都安全接回家。
有一名未满16岁的留学生,乘上转运车后不忘报平安——“姜叔叔,我们已经上车,想你哟!”安全到家后,他的家人又专门电话致谢:“回家路上,孩子有你们的照顾,我们很安心!”
还有多名归国人员在航班刚一落地就立刻与姜瑞取得联系,主动寻求他的帮助。原来,前期归国的人员早已将姜瑞推荐给了尚在归国路上的朋友。
“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们的亲人了。”“辛苦你了。”“离家千里,照顾好自己。”“向你致敬。”“回青岛后欢迎欢迎你,我们排个队,给你鼓鼓掌,喊你的名字!”……
一句句问候,饱含深情,温暖着姜瑞的心。
在归国旅客和专班同事面前,姜瑞树立起了海关国门卫士的形象。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