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重大事件 > 国门战“疫” > 战役先锋榜


平凡闪微光 汇聚成星河
记乌鲁木齐海关所属乌昌海关战“疫”一线关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海关关员挺身在外防输入的最前线,平凡的他们在疫情“战场”上身披铠甲,化身战士,用完美的逆行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汇聚成中国海关“不胜不归”的闪烁星河。

  “我有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肺炎的工作经验,我报名参加。”

  4月6日,一堂以“重温小汤山精神、众志成城战疫情”为主题的党课在乌昌海关党建活动室召开,在特殊党课上,乌昌海关监管一科党员王春英和党员同志围坐在一起,分享了自己曾经在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肺炎的故事。

  17年前,临危受命的王春英背负行囊,赴京抗“疫”,在收治了上千名非典肺炎病患的小汤山医院里,她与其他医护人员与病魔展开搏斗……王春英在小汤山医院的战“疫”事迹,感染着每一位与会党员,“冲锋在前、英勇无畏、无私忘我、团结协作”的小汤山精神也逐渐根植于乌昌海关队伍的精神内核,各位党员同志纷纷表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承和发扬小汤山精神,众志成城战胜疫情。

  “我有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肺炎的工作经验,我报名参加。”面向全关区征集队员,王春英是第一个报名参加乌鲁木齐海关疫情防控应急服务队的女关员,她的背包里,装着的是必备物品,刻着的是不胜不归的决心。

  柔肩勇道义慧质战疫魔。随后的一个月中,王春英拖着行李,吃住在单位,她把温柔的一面留给视频那头的女儿,把玫瑰的铿锵播撒在岗位。凭借医学知识,她对疫情防控小组成员开展手把手培训达10余次;运用专业知识,她提出了建设医学观察室的可行性建议;遇见有发热同事时,她没有一丝犹豫,不惧潜在风险,为同事测量体温,确保“无死角”排查;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她多方协调防疫物资供货商,构筑起保障一线关员的坚实防线……王春英始终铭记着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海关关员的职责。

  “我不去。谁去?”

  在乌昌海关工作联络微信群里,收到“点赞”和“玫瑰花”最多的要属乌昌海关监管二科的陈兴华了。润物细无声,疫情期间,他一直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默默地付出给予大家更多的安心和放心。

  从事了20多年卫生检疫工作的陈兴华主动请缨在岗待命,担任疫情防控专业技术小组副组长的重任,他牵头制定的12项疫情防控方案保障着乌昌海关防控工作有序进行,乌昌海关与驻地物业、社区形成联防联控机制,陈兴华先后5次带队深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手把手指导企业人员如何配比消毒液、如何穿脱防护服,确保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后防疫工作的万无一失。

  在疫情全球大暴发的严峻形势下,中蒙乌拉斯台口岸开关在即。谁都知道,当下的国门一线是个担当与风险并存的地方,陈兴华没有一丝迟疑,“我从事了20多年的卫生检疫工作,这个时候我不去谁去。”他组织了一支年轻的口岸疫情防控队伍,手把手指导大家个人防护和试子采集的每一个要点、每一个步骤,甚至自己当志愿者供大家“练手”,被采集鼻咽试子的时候会有很强烈的不适感,但陈兴华却鼓励大家说“千万不要犹豫也不要害怕,一定要深入到正确的位置才能采集到有效样本”。陈兴华带领着大家以合格战士的姿态,待国门打开的那个瞬间,让病毒无处遁形。

  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海关紧急支援防控物资的请求电话后,陈兴华立即请缨,赶往防疫物资仓库清点盘库,紧急调配手提式体温监测仪及N95口罩等防疫物资,快马加鞭地送到了地窝堡机场海关同仁的手中,有限的资源汇聚成驰援防控一线的一股股暖流。

  连轴转的工作让陈兴华的腰椎病再度复发,他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伸展伸展,又赶忙拖着紫外线消毒机去给办公楼消毒灭菌了。越平凡越不凡,陈兴华用平凡的坚守彰显着海关关员的不凡。

  “你先别着急,剩下的我来给你们想办法”

  随着一声低鸣的汽笛声响,一列满载着2600余吨钢材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这是新疆出口钢材首次实现 “家门口”集结报关,也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首次集结大宗货物发运至欧洲,受到了新华社、《新疆日报》等媒体的纷纷刊登,点击频率超30余万次,而这列钢材专列在发运初期还困难重重。

  “我们急需赶在国外采取通关禁限措施前保证钢材顺利出口,钢材在口岸申报不仅要交付滞留费和仓储费,还要再次等待铁路编组,我们的时间等不及了”。疫情当前,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的钢材出口遭遇到了瓶颈困难。

  “你们先别着急,先确定好货物发运时间,剩下的我来给你们想办法”,乌昌海关监管一科副科长王吉喜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他连夜与上级职能部门对接解决方案,经过三天的头脑风暴和可行性测试,他们最终研究出了“产地组货集结+专列转关发运”的模式,相比传统模式而言,企业免除了口岸仓储费和滞留费的负担,出口钢材无需再次进行铁路编组,通关时效也得到了大幅压缩,为企业赶在订单期限内交付到国外客户手中抢占了时机。

  王吉喜俯身做好“服务员”,他的手机始终保持7×24小时在线,常常在睡梦中被咨询电话叫醒,睡眼惺忪的他总是耐心地为企业送去海关政策的春风,汇聚成辖区复工复产企业的强劲动力,“我喜欢听生产机器的轰鸣声,辖区企业的生产线忙起来,‘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建设才能红红火火,我的工作才算没白做”。

  “国有召、召必应、来能战、战必胜”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昭示,指引着祖国边陲的乌昌海关人恪守本职、坚守平凡、甘愿奉献,他们在一线岗位上闪动着平凡之光,与兄弟海关同仁们汇聚成中国海关的灿烂星河,描绘着伟大祖国母亲的轮廓。

  (丁梅/文)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京ICP备17015317号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主办

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6号 邮编: 100730 电话: 010-65194114(总机)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78 网站标识码:bm28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