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重大事件 > 国门战“疫” > 战役先锋榜
□彭敬信 韩晓辉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在进行。作为我国防疫情输入重点城市,上海的任务倍加艰巨。凭借一支过硬的队伍,从口岸一线采样、流行病学调查到实验室检测,上海海关筑起了一道坚固防线。成绩来自该关关警员共同努力,更来自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上海海关口岸门诊部)(以下简称“保健中心”)的有力保障和支撑。
在保健中心这支队伍中,有5人被称为“新冠五检客”,他们是“病毒真猎手”。前不久,上海海关发文,对该中心给予集体记功,对田桢干、周心等2人个人记功,对华羚、张静、杜鹃等3人嘉奖。
天道酬勤的“种田人”
保健中心副主任田桢干,常说实验室是他耕种的田,只要舍得出力、流汗,就一定能结出果实。
“种田人”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早。田桢干一是起得早,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到单位,抓紧学习。二是谋得早,研究疫情信息,提出防控建议,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三是动得早,1月中旬,就准备了290人份的核酸检测试剂,落实了实验室24小时检测值班制度。“种田人”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勤。为攻克难关,他可以连续几天不睡觉,两个多月来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为省却通勤时间,很多时候直接睡在办公室里的折叠床上。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此次疫情中,他制定了上海海关新冠肺炎采送样和实验室检测等相关技术方案和工作指引,起草了《基于CRISPR技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快速检测方法建立》等6个新冠病毒研究立项指南并推动实施。联合复旦大学研发的“一步法”核酸免抽提恒温快速检测新冠病毒试剂盒,目前已通过专家评估和第三方验证,即将在口岸推广应用。
胆大心细的防疫人
保健中心传染病调查科科长周心,长年与传染病患者零距离接触,业务专精,胆大心细。
如何在工作中避免被感染?他总结了“三严三细”(穿戴严、消毒严、程序严,观察细、询问细、处理细)工作法。此次疫情防控,他不仅为口岸一线采样人员进行操作培训,还亲自采集大量样本。此外,针对非常时期一些人存在紧张焦虑情绪的问题,他开通了“保健热线”,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求助者遇到的各种问题。
周心的父母年迈多病,身边只有他一名子女。他既要照顾好父母,又要兼顾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他坚持每天早起给父母做好一天的饭菜;下班回家后,还要给常年卧床的父亲做全身按摩。在单位是防疫骨干,在家是床边孝子,周心在两种角色间转换,做得都特别出色。
温暖人心的领头人
保健中心传染病监测科科长华羚,高挑、漂亮,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犹如一群羚羊中的“领头羊”。
春节期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告急,需要保健中心派出专业人员支援。嗅觉灵敏的华羚,立即带着她的团队请缨。在机场口岸一线,华羚既是战斗员又是教练员,不仅冲在最危险最艰苦的岗位开展采样、流行病学调查,还注重检查同事们的防护措施是否规范,为同事系上最后一颗纽扣、拉上最后一道拉链,关心每一个人的思想和生活。有她在,不仅团队队员心里踏实,机场海关关警员也对防控疫情更有信心。
华羚是护士出身,其娴熟热情的服务不知温暖了多少出入境旅客的心。在一线采样中,她冲锋在前,工作高效,其优雅规范的操作成为疫情防控现场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亦张亦弛的采样人
保健中心团委书记张静,青春活泼,充满朝气。但也犹如其名,他身上“动”和“静”的气质并存,是真正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他不仅运动会上健步如飞,而且业务精良,“检”艺高超。
在口岸一线,张静能通过独特的肢体语言令被检者放松心情,在毫无不适感的情况下完成采样,做到“轻、稳、准、深、实”,是当之无愧的采样高手。他在担任第二批支援口岸一线“党员突击队”队长时,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国际旅行医学协会认证医师,张静两度被抽调到上海海关疫情防控指挥部,完成大量的信息汇集和疫情防控协调工作。张静除了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外,还主动利用休息时间撰写微信贴文,及时分享介绍抗疫中的先进事迹和经验。
敢于拼搏的年轻人
保健中心技术保障科杜鹃,长得小巧玲珑,但工作起来却有着特别的韧劲和拼劲。面对严峻疫情形势,才休假回到老家准备过年的杜鹃,1月23日即动身返沪,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批逆行者。
去年底,杜鹃因车祸颈部受伤,并由此落下病根,坐久了脖子就痛得钻心。但她觉得自己累一点、疼一点,只要能为疫情防控贡献绵力,就值得。她夜以继日与病毒近距离“对峙”,与时间赛跑。经连日奋战,她更加消瘦,脸色也更加焦黄。大家劝她休息一下,她总是笑着说:“没什么,我年轻,扛得住!”
召必回、冲得上、顶得住,杜鹃啼血报春潮。3月4日,她检测出4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样本,后均确诊为境外输入性病例。紧接着,一例又一例,她向上海海关、向海关总署不停报送着战绩和疫讯……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