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计划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长春海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重要回信精神,运用长春海关“151”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2023年,吉林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79.1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长7.7%,增速排名全国第9;征收税款81亿元,超额12.6%完成全年税收任务。长春海关守国门、助发展、促振兴事迹在央视、新华社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280篇次,增长80%。
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六学六讲六进六争先”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自觉把海关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进。两级党委共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63次,交流研讨460余人次;各党支部学习2000余次,交流研讨6500余人次,实现理论学习内容全覆盖、精神宣讲层级全覆盖、调查研究区域全覆盖。圆满完成关区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
不折不扣狠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坚持深化“第一议题”,常态化运用“三会联学”机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138篇次。制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施工图”、总署重要工作部署“总路线图”、署领导指示批示要求“总流程图”及每月重点工作任务“督办单”,转化为细化落实措施285项,全力以赴推进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积极配合总署第二轮巡视有序、顺畅、平稳开展,通过压实责任、分类施策、强化监督,系统推进巡视整改任务落实落地,统筹谋划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以“实、贯、责”推动两批主题教育取得成效。严格落实“四个以学”“五个注重”“三个实实在在”,坚持“四下基层”、上下联动,注重从“小切口”和“关键小事”入手,推动与省税务局建立企业出口退税疑难问题提前介入联系配合机制,合力解决51家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退税难问题,退税2.66亿元。两批主题教育聚焦吉林省外贸趋势、支柱产业、特色品种共确定调研课题80个,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57个,建立长效机制16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汽车产业稳链强链、对俄汽车出口、新能源汽车向新四化转型发展、进口水产品延长产业链等4项建议被地方采纳,调研报告获3位署领导批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汽车产业“上台阶”等6个特色做法获评总署第一批主题教育“四个一百”。
持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热潮。将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纳入月度重点工作督办事项,开展党委中心组交流研讨36次、“我们都是收信人”大讨论210次,召开“感悟领袖关怀,当好国门卫士”青年实践经验交流会,参与总署“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活动并择优报送18篇,形成“全员学、全员悟、全员干”的良好氛围。通过学回信、谈认识、提措施、讲落实,关区干部职工忠心向党的政治本色擦得更亮,把关为民的根本立场站得更稳,感恩奋进、担当作为的干劲更加充足,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的信念更加坚定。
二、聚焦“12必”“1+1+6”,认真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全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凝聚全关“力”与“智”,主动请战、参战智慧海关建设26项,领衔1项,选派骨干力量20余人参与总署集中会战,58人次获总署通报表扬。建立边民互市贸易“一体系两平台”智慧监管模式,被纳入总署“智慧边民互市监管”业务场景实施方案并作为样板推广;推进财务核算系统首用“财务机器人”、健康申明卡自助验核、知识产权智能化验核8项关区特色业务场景事项落地落实,其中“财务机器人”被《海关汇智》采用并推广。全力实施“关促振兴”专项行动,确定特色任务7项、细化措施27项,积极打造“智关强国”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区域场景,以海关现代化服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良好开局。
全力化解“五大风险”,坚决守牢“五大安全”。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重要指示精神,以“快、准、打、严、防”化解“滞、瞒、逃、骗、害”,切实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一是以“快”化“滞”。加快进口煤炭、清洁能源口岸通关效能,实现口岸环节“零滞留、零积压”,满足季节性能源进口需求。二是以“准”破“瞒”。深入开展打击危险品伪瞒报专项行动,首创建立进出口危险品危险信息索引库、风险信息比对库、典型案例共享库和影子商品库“四个库”,查发伪瞒报情事21起、检出不合格45批,均创历史新高。三是以“打”追“逃”。健全“风险+职能+现场+缉私”一体化打私模式,着力提升后续处置能力,稽查追补税2.07亿元,提升近24倍。四是以“严”治“骗”。强化核查、属地查检与稽查“三查联动”,探索建立与商务、公安、外管、国税、工商等部门协作机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控,严厉打击骗证、骗税、骗补贴违法行为,查发首起变造植物检疫证书违规情事。五是以“防”堵“害”。严把国门生物安全关,坚持“多病同防”。严查严堵严防,缴获多件毒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
全力促进吉林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一是释放政策红利“优环境”。落实总署优化营商环境16条,出台长春海关18条及细化措施197条,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等调研走访活动295次,推动企业72项问题清零,形成52项实践案例。全省进出口企业注册备案数增长53.6%、创5年来新高。企业RCEP享惠货值达7.1亿元,增长108.8%。推动国务院税则委员会首次为吉林省企业出口商品增设税目,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二是推动优势产业“增活力”。助力吉林省汽车产业上台阶,实施“入区退税+灵活发运”等整车出口快速通关模式,全力支持红旗等优质民族汽车品牌加快拓展海外市场,整车出口量、值分别增长158.3%、170.1%。长春海关技术中心取得吉林省首个国家级药食同源检测资质,省内药材可实现本地采购、就地检测,为“北药”开拓“南药”市场创造便利条件。助力松子、松茸、玉米等吉林特色农食产品扩大出口,在海外打造“吉字号”农产品品牌。三是拓展开放平台“提动能”。引导汽车产业链与综保区政策叠加组合,推动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退货中心仓等政策在综保区内落地见效。推动吉林首个市场采购贸易业务试点正式通关运行。助力集安、临江、图们三地获批设立边民互市贸易区,推动中俄边民互市贸易有序恢复,落地加工模式进口比例达到30%以上,互市贸易进口值创5年来新高。与省商务厅等部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促进提高外贸发展质量。赴杭州等兄弟海关学习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先进监管理念,推动培育吉林外贸新的增长点。四是畅通对外通道“促合作”。巩固中俄两国元首会晤成果,珲春铁路口岸实行“7×24”小时通关,首批“抵港直装”货物顺利出口,支持珲春口岸增设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助力开通首条“长春—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支持中欧班列首次采用“铁路快通”模式快速通关,推动与俄罗斯远东海关局国际合作取得务实成果。
三、夯实“严” 的主基调,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锻造坚强有力、全面过硬的党组织。一是抓体系,一体贯通聚合力。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两级党委、两级机关党委、党支部“五级责任体系”,配套责任分解、责任分级、责任督导3项机制,形成党建工作“5×3”责任体系。关区党建工作连续5年被吉林省直机关工委考核为“好”等次,连续3年获省直机关党建研究论文一等奖,作为中直单位唯一代表在吉林省党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二是抓基础,战斗堡垒显活力。构建“1+8+N”党建责任片区监督指导模式,实现党委委员带基层、机关部门带条线、先进支部带后进。6个基层支部获评全国海关党建示范(培育)品牌,1人获评全国海关“党务之星”,1人作为省直机关唯一候选人参评全国“三八红旗手”。三是抓基层,干事创业增动力。制定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发展规划,推动党建与业务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开展“旗帜飘扬、身边榜样”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个基层支部获首批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和全国巾帼文明岗。1个边关集体和1名个人获评全国海关“双先”称号。
建设堪当新时代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选育管用注重向边关倾斜。加强边关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和领导干部梯队建设,将边关工作、评优评先纳入职级晋升正面清单。二是人才培养突出多层级全覆盖。发挥二级巡视员等专家型职级公务员“督导师”“讲解师”“答疑师”作用,建立关区优秀年轻干部库,实施新招录公务员“机关、边关、一线”分段轮训,全方位培养历练复合型人才。三是激励关爱聚焦强保障添动力。推进4个边关单位25处生活保障设施项目建设,办好关区干部职工健康保障、衣食住行、文化活动等10件实事。关区53人获得扎根艰苦地区边关荣誉奖章。
打造正风肃纪反腐的清廉海关。一是“两个责任”协同发力。实行“一把手”每季度履责提醒、派驻纪检组每季度科以上领导干部谈话、两级党委每半年述党建工作3项全覆盖常态化机制,建立规定动作“督办单”、查漏补缺“提醒单”、落实情况“通报单”“三单”监督制度,做到常提醒、常监督。二是“三不腐”一体推进。围绕“何为廉”“为何廉”“何以廉”,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创建“财韵廉风”等9个廉洁文化品牌,建立“内控、风控、监控”三控联动机制,深化打私反腐“一案双查”,强化问责问廉问效。三是作风建设常抓不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扎实开展窗口作风提升、为基层减负增效专项行动,树正气、易俗气、遏邪气,坚决治昏、治懒、治庸、治推、治贪,海关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好评率保持100%。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