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计划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长春海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执行总署党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按照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年中工作会议各项部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吉林省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58.5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502.2亿元,增长42.1%;进口1056.3亿元,下降8.3%。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履职彰本色
全力迎接党的二十大,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切实做好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各项海关保障。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党委委员切实发挥头雁作用,带头“进基层、进一线、进班组、进岗位、进企业、进社区”,两级党委开展宣讲189次、调研468次。举办处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班,各级党组织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系统学,青年党员干部通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广泛学,确保每一名党员干部全面深刻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坚定不移走好“两个维护”第一方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完善党委会议及时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系统学、指挥部会议结合实际学的“三会联学”机制。不折不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立署领导批示应答机制,重点、首遇工作闭环推进工作模式等9项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政令畅通、落地见效。
二、坚守边关把国门、严格监管提效能
毫不放松坚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健全巩固“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强化与属地联防联控机制协同配合,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口岸防控转段工作。检疫出入境人员7.6万人次,抽检进口冷链样品4.6万个。严格内部疫情防控,实行人员分级分类、因时因地科学精准防控,构建从快排查、从严管控、果断处置闭合防控链条,确保政务业务平稳运行。
慎终如始防范化解重大、系统性风险。从严从实压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防疫情、稳外贸、保安全”大调研、动态全领域风险大排查和风险隐患问题大整改,完善联系、通报、巡查和“吹哨人”预警等4项机制。扎实开展“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开展安全生产“五个一次”活动和“四不两直”常态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监管、责任明晰、定位精准”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定不移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综合治税,关区税收入库93.05亿元,增长1.9%。着力提升实际监管效能,高质量查获占比75%。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侦办走私犯罪案件30起,案值2.48亿元,分别增长1.5和4.7倍。筑牢检验检疫防线,顺利完成3.3万只美国种鸡进境检疫和24吨法国进口冷冻猪肉监管和安全检测,严防、严管、严控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强化不合格商品检出防范。
三、积极为民践初心、优化服务促发展
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台长春海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16条细化措施,落实总署进一步助企纾困降成本7项举措,关区各隶属海关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地方发展需求和企业诉求,制订细化支持措施152条,确保各项政策应出尽出、精准滴灌、直达快享。建立关领导与企业直接对接和“问题清零”机制,深入企业调研7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40个。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策”,跟踪服务保障汽车等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为企业减免税款2.2亿元,增长4.3倍。
持续推动吉林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长满欧”“长珲欧”等中欧班列、“珲春—马哈林诺”铁路常态化运行。助力推进吉林“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591家外贸企业开通电子口岸应用权限,鼓励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 “一站式申报”。实现通关再提速,关区全年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快8.22小时和0.8小时,达到历史最佳水平。支持吉林省松籽仁产品扩大出口,保障出口钢材通关顺畅,积极推进“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积极落实中俄总理会晤成果,全力保障珲春铁路口岸7×24小时运行。
持续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全力保障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有关部署落地,加快推进长春兴隆、珲春综合保税区及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平台建设,完成珲春铁路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验收及注册登记,推动珲春获批进境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支持珲春东北亚国际商品城获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推进各项优惠政策在综合保税区内落地实施。
四、严管厚爱带队伍,强基提质优作风
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落实落细总署支持艰苦边关22条措施,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考核评优、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制定出台“10个一”关心举措和封闭管理全链条103项关爱措施。开展两级关领导走进口岸封管区35人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
深化队伍能力素质提升。搭建“关领导深入基层联学共建”“专家问诊答疑”等平台,实施“督导师”“讲解师”“答疑师”制度,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三个本领”。抓实抓细分级分类施训和因岗因人施教,制定差异化轮训目标,建立“述学、考学、评学”制度。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深耕“选-育-用”全链条管理,打造德才兼备兼职教师队伍。推进青年理论提升工程,组建24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打造“长青藤”等青年学习品牌,提升青年理论学习成效。建立新录用公务员“机关、边关、一线”分段轮训模式,全方位建立政治素养、业务本领、生活技能等,帮助青年干部系好“第一粒扣子”。
涵养新时代新海关文化。持续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关史研究,挖掘好、利用好长春海关红色关史资源。大力弘扬“求实、扎实、朴实”的新时代海关文化,培育形成“品牌示范、引领共建、培育创建”的边关文化体系,大力开展“文化润边关”行动,培育“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奋发进取、小关争强”等边关文化品牌。持续深化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进一步加强海关职业精神教育,1个集体和1名个人获评全国海关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入选“百名优秀执法一线科长”。
五、一抓到底固根基、从严治党树清风
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制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党支部工作档案规范化等操作指引,建立支部工作季度提醒等机制,统筹开展基层党建“双提升”行动。推广应用“智慧党建”系统,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试点先进经验获省直机关工委在省内推介。开展“四强”支部结对帮扶、党建品牌联建联创和岗位定标、党员争星活动,推动支部建强、品牌示范、榜样带动、动态争创,获评全国海关党建示范品牌2个、培育品牌3个,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
抓实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党支部建设“定责、述责、督责”的责任链条,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机制,让基层党建有方向、有动能、有作为、有铁律、有根基。推广实施“书记项目”,形成60余项理论研究成果,7篇理论文章、培训课程通过总署政治工作简报、“钉钉”平台等形式在海关系统推广,党建课题研究报告获评吉林省直机关党建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深化清廉海关建设。扎实推进“海关重点项目和财物管理以权谋私”专项整治。总结提炼“12388工作法”,在促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上下功夫,形成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派驻纪检组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促外贸保稳提质等重点工作的专项监督。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化打私反腐“一案双查”。组织“书记组长谈责任”系列访谈活动,打造“亲清联廉”执法一线清廉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督察审计、办公综合、科技支撑、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充分发挥督察审计监督作用,配合做好国家审计工作,组织开展专项督察和自查审计,建立“重点风险提示、内控示范科室创设、制度+科技”三个机制,推进关区内控机制建设。政务运行平稳高效,规范请示报告、公文处理,提升信息宣传质量,央视、“海关发布”等主要媒体平台发布报道110次,常态化抓好机要保密、值班值守、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高质量做好热线服务、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强化科技引领支撑,网络和数据和数据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运行更加安全,实验室建设取得新发展,科技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全面提高财务保障能力,坚持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预算资源统筹,推动建立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持续落实支持保障艰苦地区边关22条措施,有力改善关区业务办公及生活条件。各事业单位坚持业务科技一体推进、做到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话等方面一系列新要求新特质,理清法定职责,优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新海关高效执法、提升治理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